资讯频道首页 | 会员论坛
您所在的位置:东阿信息港 > 资讯频道 > 花边杂烩

《731》被打压的影评:知名媒体人过于深刻,一半已经删除

发布:2025/9/19 14:51:30  来源:网络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分享/转发»

电影《731》上映首日,票房高举猛打,口碑两极分化。

票房方面,《731》首日预计能拿到3.2亿票房,成绩喜人;



口碑方面,两极分化的原因很简单。一部分观众注重电影传递出的精神和意义,无论观感如何都要打五星;

另一部分观众注重电影本身故事和剪辑的流畅度、美术和道具等方面的艺术表达,毫不留情的打一星或二星。



于是,就有了豆瓣热评里的对立景象:

好评观众表示希望有更多人走进影院通过电影了解这段历史,记住这段历史,以史为鉴,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的结束语:“别回头,向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别忘记,来时路,有民族苦难,有国仇家恨”。

差评观众表示抱着《南京照相馆》预期看的不建议去看了,这么沉重的题材导演拍成《鱿鱼游戏》大逃杀挺无语的,所有精彩的地方都在短视频中了,跟黑太阳比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相当中肯和有深度的评价,我想推荐小某书上名为“搜城迹”的评论人,他的个人简介是哈尔滨首席文娱采访记者,前《伊周》杂志哈尔滨分站负责人,有文化的文化人。

确实有文化,他对《731》的点评全写在点子上,既道出了电影的亮点、独特性和意义,也戳中了电影的短板、缺点和不足。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731》除了票房高举猛打,在消灭差评上同样高举猛打,小某书多次刷到不好的评论,很快就会被消灭掉,哪怕搜城迹分为上下两篇的评论,发稿时,语气和用词比较犀利的上篇已经消失无踪,而下篇作者也高呼“不要限流”。









下面看看他都写了什么。

捡重点:

——一帧帧还算及格的刻意特效下,情绪价值拉的很满,因为要铭记住那段屈辱和毫无人性的过程,这些该有的却是在电影里都有了,不能说它不好,也不至于歌功颂德。

——姜武不单单是主演,也是这部作品的出品人之一,后面就不难理解,为何他的独角戏分会贯穿125分钟片长。但是,这也导致了其他人物不够丰满,在剧情的强推下,对于角色的塑造的可信度单薄到会觉得他们的生与死都是莫名其妙的无法理解。

——导演没想刻意营造民族仇恨,所以在角色设定上模糊讨巧,但是这样的戏剧化处理,忽略掉了史实的真与痛,让剧情跳转的左一下右一下的毫无章法,这不是作品的高度,因为起跳前,就没看到地面是黏糊糊的泥潭。

还有很有趣的一句,“看了《731》的片花,感觉这片子有点悬。今天看完首映,这句话我想收回一半。”至于收回的是哪一半,应该都有答案了。



在这里就不评价电影的好坏了,最后想送片方几句话。

一、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希望不要再捂嘴、消灭差评了,难道批评不是对创作者的鞭策吗?

二、高举历史和爱国旗号推广电影,应该尊重观众的热情,而不是消费观众的热情。

三、爱国没有门槛,但拍爱国电影有门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加载中...
推广链接

网站首页 | 分类信息 | 企业商圈 | 东阿论坛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新闻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新闻文章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特别声明:视频、图文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构成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删稿请发至邮箱:4143080@qq.com)

Copyright © 2003-2009 www.dadong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