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比中国还大的加拿大,人口仅有3800万,为何全挤在边境线上?
世界第二大国加拿大的3800万人口中,超过80%挤在与美国边境200公里内的狭长地带生活。
这个面积比中国还大38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为什么几乎全民都要"贴边"而居?
上帝的恶作剧
加拿大虽然坐拥998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但真正适合人类居住和开发的区域却少得可怜,只有大约50万平方公里,还不如中国的云南省大。
北部地区的严酷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这里属于极地长寒气候,冬季最低温度能达到零下60℃,一年中有8个月被冰雪覆盖。
2023年1月,温尼伯市录得零下45℃的极端低温,创下北美城市低温新纪录。哈德逊湾在冬季就像一个巨大的"冰漏斗",北冰洋的寒流从这里长驱直入,直接灌向加拿大中部平原。
加拿大大半个国家都坐落在一块被称为"加拿大地盾"的古老岩石上,这块马蹄形的岩石有30多亿年历史,表面只覆盖着一层薄得可怜的土壤。
安大略省境内就有超过25万个大小湖泊,这些湖泊虽然景色优美,但对农业开发来说就是噩梦。土地含水率极高,到处都是湿沼和冰碛地貌,开发利用成本高得吓人。
西部的落基山脉虽然雄伟壮观,却成了太平洋暖湿气流的天然屏障。原本能够缓解严寒的海洋性气候被高山完全阻挡,导致内陆地区更加干旱寒冷。萨斯喀彻温省的地下水位每年下降30厘米,2019年小麦产量因干旱减产30%,农民们不得不改种更耐旱的作物。
南部边境
在这种严酷的自然条件下,加拿大南部与美国接壤的狭长地带就显得格外珍贵。这里主要包括三个宜居区域:五大湖北岸的圣劳伦斯河河谷、中西部阿尔伯塔省的落基山山麓平原,以及西部太平洋沿岸的温哥华地区。
五大湖地区简直就是加拿大的"生命线"。这里受到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气候温润,四季分明,土壤相对肥沃。仅仅五大湖区就集中了全国70%的人口,首都渥太华和第一大城市多伦多都位于这个区域。这里不仅自然条件优越,地理位置也极为重要,紧邻大西洋,航运优势明显,成为加拿大对外贸易的主要窗口。
中西部的阿尔伯塔省虽然气候相对干燥,但作为北美大平原的延伸,地势平坦,适合机械化农业。这里还蕴藏着丰富的油砂资源,是加拿大能源工业的核心区域。西部的温哥华则凭借太平洋沿岸的优越位置,成为连接亚太地区的重要门户。
高度依赖美国的经济命脉
加拿大人口集中在边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对美国市场的极度依赖。这种依赖已经到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程度。
加拿大石油出口量位居全球第三,但98%的石油都卖给了美国。天然气更是100%出口美国,一滴都不外流。反过来,加拿大的工业品超过一半来自美国,很多企业干脆就是美国资本控制的。这种畸形的贸易结构让加拿大在国际市场上几乎没有议价权。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基础设施的布局。加拿大的主要管道、铁路和公路都是南北走向,专门为向美国出口资源而建。2019年,连接阿尔伯塔省油砂开采区和美国炼油厂的"拱心石XL"管道项目被美国拒绝后,加拿大只能依靠成本更高的铁路运输,每桶原油的运输成本增加了15美元。
这种依赖关系在军事层面更加明显。加拿大现役军人只有6万,连一个中等城市的警察都比他们多。国防基本依赖美国,连2023年北部出现的不明飞行物都需要美军战机来拦截。
困在"资源诅咒"里的发达国家
加拿大的困境还体现在资源开发的难题上。虽然拥有世界20%的淡水资源、全球第三的油砂储量和广袤的森林,但这些资源要么开采成本过高,要么运输困难重重。
以油砂为例,加拿大油砂储量达1677亿桶,听起来很诱人,但开采成本曾经高达每桶50美元,即使现在技术改进后降到30美元,仍然远高于中东常规石油的开采成本。更糟糕的是,油砂开采对环境破坏极大,每生产一桶原油需要消耗2-5桶水,还会产生大量有毒尾矿。
森林资源看似丰富,但野火问题越来越严重。2023年,加拿大有800万公顷森林被野火烧毁,相当于整个奥地利的面积。气候变化导致的冻土融化还释放出大量甲烷,2023年的甲烷释放量超出预期30%,相当于500万辆汽车一年的排放量。
淡水资源虽多,但大部分分布在人迹罕至的北部地区,南部人口聚集区反而经常面临干旱威胁。麦肯齐河一年中有8个月处于冰封状态,根本无法发挥运输作用。许多看似壮观的湖泊,实际上都是季节性的,夏季水位下降,冬季完全结冰。
未来路在何方?
加拿大的人口分布格局反映了一个国家在自然条件和地缘政治双重约束下的无奈选择。虽然名义上是世界第二大国,但实际可利用的国土面积有限,人口只能向南部边境聚集。
经济多元化方面,加拿大开始向亚洲市场寻求突破。中海油、中石化等中国企业在阿尔伯塔省的投资项目,让加拿大看到了摆脱对美依赖的可能性。2023年,加拿大对亚太地区的能源出口占比从5%提升到12%,虽然增幅有限,但至少是个开始。
近年来的气候变化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北极航道的开通确实为加拿大北部带来了新机遇,2023年通过西北航道的商船数量比2020年增长了60%。但同时,冻土融化威胁着现有基础设施的稳定性,光是维护北部社区的供暖和供电系统,每年就需要额外投入数十亿加元。
现实情况是,加拿大很可能会继续维持目前这种"南重北轻"的发展模式。边境地区的人口密度还会继续增加,而广袤的北部地区仍将主要作为资源开采基地存在。这不是最优选择,但在当前条件下,可能是最务实的选择。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相关文章
- 家电国补“骗补套补”行为正面临秋后算账
- 睡完首富睡总统:从捞女到顶级名媛,靠男人拿到268亿,她凭啥?
- 因支持中国大陆,赖清德对台湾网红馆长下手,从严处理,立案调查
- 冷知识:詹姆斯出战时湖人胜率59%,缺阵时胜率41%
- 有网友讲述了民国时代的一次海外护侨行动,并且被证实了
- 123分钟遭绝杀!日本出局:球员瘫倒痛哭 世青赛6队进8强
- 中国,十大“最毒”零食排行榜!常吃等于“慢性自杀”,劝你忌嘴
- 深圳人“床车”出游火了:以车为床,怒省2000元住宿费
- 苹果正式官宣:10月份,5款新品即将发布!
- 孙艺珍中秋放闪!亲曝与老公玄彬约会「这行程」超甜蜜
- 上海某董事长征婚:想把你宠成公主!
- 总统急了:再不生就要灭绝了!这个国家,真的已经生不出小孩了
- 中国开始全面反击:暂停澳铁矿石进口!大豆与铁矿关键被中国抓住了
- 内裤应该几天一换洗?穿多久就要丢掉?医生提示:这3点你要知道
- 世青赛战报:沙特1-1垫底出局!法国6-0无缘前2,16强出炉亚洲2席
- 她独守空房68年,任丈夫和别的女人连生9娃,晚年恸哭:对不住他
- 普京:若美向乌提供“战斧”导弹 将摧毁俄美关系
- 如果你的微信绑定了你的银行卡,一定要关闭这三个设置
- 离谱!长约40cm的老鼠闯入女排赛场,近2米高的选手们吓得满场跑
- 新增3181例,分布在广东21地市
网友评论

推广链接
最新文章快读
文章随机推荐
- 上海千亿巨头暴雷!房是租的,货物是假的,银行明知造假还在放贷
- 1945年,2万日军携1万妇女躲进长白山,80年间下落不明,去哪了?
- 日本下届首相落定?不仅反华,而且反美反犹,特朗普尤其需要当心
- 32岁昆凌回应是否与周杰伦计划四胎:尽量不要
- 银甲频将彩线挦,酒为愁多不顾身是哪个生肖,词语释义落实
- 方寸不乱打一最佳生肖是指什么生肖,释义详细解释落实
- 多名男性留学生混住在女生宿舍楼?重庆理工大学回应:临时安排住一天,马上搬离
- 抢食世界,争先恐后。不分种族老或幼。性命攸关,食来张口。谁肯礼让必饿瘦。是哪个生肖,词语释义落实
- 西风落叶是什么生肖,谜底释义成语解释
- 一举两失是指哪个生肖猜一精准生肖,成语解译落实
- 张颂文曝威尼斯辛芷蕾获奖后聚餐,全场消费都记她账上,原因超好笑
- 有网友讲述了民国时代的一次海外护侨行动,并且被证实了
- 分道扬镳指的是代表打猜解一生肖动物,谜底剖析诠释落实
- 最新作答:“琴挑文君”打一最佳生肖是什么生肖,精选解答落实
- 筑岩钓渭是指什么生肖,词语释义分析解释
一周热门文章推荐
- 面积比中国还大的加拿大,人口仅有3800万,为何全挤在边境线上?
- 家电国补“骗补套补”行为正面临秋后算账
- 睡完首富睡总统:从捞女到顶级名媛,靠男人拿到268亿,她凭啥?
- 因支持中国大陆,赖清德对台湾网红馆长下手,从严处理,立案调查
- 冷知识:詹姆斯出战时湖人胜率59%,缺阵时胜率41%
- 有网友讲述了民国时代的一次海外护侨行动,并且被证实了
- 123分钟遭绝杀!日本出局:球员瘫倒痛哭 世青赛6队进8强
- 中国,十大“最毒”零食排行榜!常吃等于“慢性自杀”,劝你忌嘴
- 深圳人“床车”出游火了:以车为床,怒省2000元住宿费
- 苹果正式官宣:10月份,5款新品即将发布!
- 孙艺珍中秋放闪!亲曝与老公玄彬约会「这行程」超甜蜜
- 上海某董事长征婚:想把你宠成公主!
- 总统急了:再不生就要灭绝了!这个国家,真的已经生不出小孩了
- 中国开始全面反击:暂停澳铁矿石进口!大豆与铁矿关键被中国抓住了
- 内裤应该几天一换洗?穿多久就要丢掉?医生提示:这3点你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