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首页 | 会员论坛
您所在的位置:东阿信息港 > 资讯频道 > 花边杂烩

俄罗斯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舍得放下远东?一旦放下,甚至能满血复活

发布:2025/9/24 14:31:24  来源:网络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分享/转发»

前言

695万平方公里的远东联邦区,占俄罗斯国土40%,可住的人却不到全国的5%。

守着远东,俄罗斯像是背了个沉甸甸的包袱,如果俄罗斯放弃远东地区的话,或许发展的能够更快。

这个问题,摆在莫斯科的桌面上,答案似乎没那么简单。



作者-水

抱着金砖跳河的俄国

俄罗斯现在就像一个抱着金砖跳河的人

明知道会被拖死,但就是舍不得松手。远东地区对俄国来说就是这块"金砖"。

看起来很值钱,但实际上已经成了沉重的负担。这种地广人稀的状况已经到了荒诞的地步

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1.1个人,比西伯利亚的熊都稀少。



更要命的是什么?俄国现在1.461亿人口中,5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了三分之一。

年轻人还在不断往莫斯科等大城市跑。按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再过二三十年。

远东的大部分城市就会变成真正的"鬼城"。但俄国就是不愿意面对现实。



明明知道守不住,还要死撑着不放手。2024年统计显示,远东地区人口已从2020年的814万降至约780万

年均流失8.5万人,这个数字让人触目惊心。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人口密度仅0.8人每平方公里。

部分偏远地区甚至出现"无人村"现象。



整个村庄只剩下几户老人,这样的景象在远东随处可见。

想想也是,远东那地方冬天零下四五十度,夏天蚊虫满天飞。除了木材、矿产和海鲜,基本没什么产业。

年轻人在那里能干什么?看极光吗?所以远东的人口流失比其他地区更严重,很多城镇已经基本空了。



受制裁影响,远东发展基金2024年预算从2019年的3200亿卢布削减至1800亿卢布。

多个大型项目被迫停工。

包括总投资1.2万亿卢布的"滨海1号"国际交通走廊项目,现已无限期推迟。

这种情况下,俄国还想守住远东,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没有人,拿什么守?

难道指望那些退休的老大爷扛着猎枪去边境站岗?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地再大,没人也没用。



帝国心结如何绑架理性

俄国的问题不只是没钱没人,更深层的是心理问题

俄国人骨子里有一种"帝国情结",认为领土越大越光荣。

哪怕守不住也不能丢,这种思维在苏联时期达到了巅峰。现在虽然苏联解体了,但这种心理惯性还在。



普京作为强人政治的代表,更不可能轻易在领土问题上妥协。

对他来说,丢掉远东就等于承认失败。

这在政治上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即使明知道守不住,也要硬撑着。



哪怕把整个国家拖垮也在所不惜。但现实很骨感,远东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额投资

光是修路架桥就是天文数字,更别说发展产业、吸引人口了。

以俄国现在的经济实力,根本无法承担这种投入。而且俄乌战争还在继续,军费开支巨大。

用来发展远东的钱就更少了。



冬季温度零下几十度常跌破零下五十度,冻土大面积出现导致基建困难。

资源虽丰富但开发难度直线上升,运输成本可能超过收益。

基建需要持续维护投入更多资金,这简直就是个无底洞。长此以往,远东地区只会越来越荒凉。



最终变成真正的"无人区"。俄乌战争对俄国来说就是一场灾难,这场战争的本质就是要让俄国持续失血

直到彻底衰落,欧洲国家很清楚。

一个弱小分散的俄国才是最符合他们利益的俄国。所以他们绝不会轻易让这场战争结束。



对俄国来说,这场战争就是个无底洞。本来家里就不富裕,现在还要源源不断地往前线砸钱砸人。

用来发展远东的资金更是没了影子,远东地区只能继续荒废下去



720万美元如何拯救帝国

其实俄国历史上就有过类似的经历。

当年俄国和英国在黑海地区争夺控制权,打得不可开交,国库空虚。最后沙皇没办法,只能把阿拉斯加卖给美国

换取720万美元,当时很多人都说沙皇疯了。把这么大一块地卖了,简直是败家子。



但现在看来,这个决定其实挺明智的。阿拉斯加那地方当时确实没什么价值。

俄国也没能力开发。

与其放在那里荒废,不如卖了换钱。而且美国买下阿拉斯加后,确实把它发展得不错。



发现了石油和黄金,现在是美国重要的战略基地。有了这笔钱,沙俄迅速恢复了实力,之后又开始了扩张道路

占领了亚欧地区的数百万平方公里土地。可以说,这笔钱让沙俄起死回生。



历史上很多国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通过战略收缩实现了重新崛起。

美国地缘政治专家布热津斯基曾断言"没有乌克兰的俄罗斯不再是帝国"。现在国际学者普遍认为"没有放下远东包袱的俄罗斯难以重新崛起"



历史上很多帝国的衰落都是因为不愿意面对现实,死抱着过时的观念不放。

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都是这样衰落的。现在俄国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结果可想而知。

克里姆林宫内部存在明显分歧,经济派主张"战略收缩集中资源",军方和民族派坚持"寸土不让"。



放手远东,俄国能否满血复活

如果俄国真的能够放下包袱,专心经营核心地区。

确实有可能实现"满血复活"。俄国有丰富的资源、优秀的人才和深厚的科技基础。

如果能够合理配置,完全可以重新崛起,关键是要有战略眼光和政治智慧。



2024年中国对俄远东投资同比增长127%,涉及能源、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

黑河自贸区与布拉戈维申斯克的贸易额达到38亿美元。

中方企业已在当地建立67个合作项目,当黑河对岸灯火辉煌时,布拉戈维申斯克却在黑暗中沉睡。



同一片天空下,发展的天壤之别让人震撼。这种对比说明了什么?

说明远东地区很多地方历史上本来就属于中国,是在不平等条约下被割让的。现在如果俄国愿意主动调整。

不仅可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还能换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完全有能力给俄国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而且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俄国如果能放下包袱,专心经营欧洲部分,反而可能重新崛起。

毕竟俄国的根基在欧洲,远东只是后来扩张的结果。与其抱着包袱沉下去,不如轻装上阵重新开始。

2024年印度与俄罗斯签署远东能源合作备忘录,印度信实工业集团表态愿投资500亿美元开发远东油气项目。



印度总理莫迪访俄时明确表示,印度有能力承担"更大的地缘政治责任"。

以印度的大国梦,如果俄罗斯要卖或许真会购买。

但买了能否守住,印度可能还未考虑到这一层战略风险。

俄罗斯目前在数学领域的优势非常突出,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算法研究,数学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俄罗斯也可以通过对于新兴科技的转型,减少对能源方面的依赖。发展南部温暖地带的农作物,通过技术升级来增加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为多样化发展提供基础。虽然俄罗斯对欧洲市场十分依赖,同样的欧洲市场也一定程度上依赖着俄罗斯。

俄罗斯可以通过缓和态度,并且用能源换取市场。



结语

远东困局折射出大国转型的普遍难题:如何在历史包袱与现实需求之间找到平衡

随着全球化深入和地缘格局重塑,传统的领土观念正在被重新审视。理性的战略收缩,或许才是通向复兴的必由之路

大家认为俄罗斯会选择坚守还是调整?这个决定将如何改写21世纪的地缘版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评论加载中...
推广链接

网站首页 | 分类信息 | 企业商圈 | 东阿论坛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新闻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新闻文章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特别声明:视频、图文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构成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删稿请发至邮箱:4143080@qq.com)

Copyright © 2003-2009 www.dadonge.com All rights reserved.